期刊简介

  《东方养生》内容分为“活、色、生、香”四大板块,海涵数码、房产、汽车等资讯类内容;美容、服饰、珠宝等时尚类内容;营养、保健、户外等健康类内容;影视、书籍、演出等文化类内容。

  《东方养生》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双百方针”,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和学科基础理论研究,交流科技成果,促进学院教学、科研工作的发展,为教育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海南省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

主办单位: 海南省高级体校

出版部门: 《东方养生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505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6-1022/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2

出版地区 海南

出版地区 海南

订购价格 34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东方养生杂志
  • 杂志名称:东方养生杂志
  • 主管单位:海南省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
  • 主办单位:海南省高级体校
  • 国际刊号:1004-5058
  • 国内刊号:46-1022/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东方养生杂志2013年第3期文章
  • 环佩且叮当

    中国人自古爱玉,和田白玉、青玉、黄玉、玛瑙、翡翠、珍珠……被镶嵌在金银首饰上,或单独成品,又或是与其他宝石组合在一起,成为华丽极致的首饰.这样的历史可追溯至上古时代,在公元前3000多年前的良渚文化中就已经出现大量玉饰品的身影.玉块、玉佩、玉冠、玉镯、玉臂饰、玉项链、玉腰饰……这些由玉制成的饰品,5000多年来一直盛行着,尽管款式变化了,但人们对玉的爱好与追求却从未间断.......

    作者:李清妍 刊期: 2013- 03

  • 卡夫卡与小说革命

    在西方小说史上,有过一次激烈的大讨论,即:卡夫卡和陀思妥耶夫斯基谁更伟大.乍一看,这个争论十分无厘头,两人并非一代人,陀思妥耶夫斯基整整大了60多岁.陀思妥耶夫斯基被认为是传统小说的高峰,他笔下的拉斯科尔尼科夫(《罪与罚》的主人公)达到了文学史上前所未有的深度.在传统小说框架下,陀思妥耶夫斯基几乎是无法超越的,因为靠当时以理性主义为基底的小说技术已无法再向下开掘,这意味着,以后的作家只能拥有时代价......

    作者:唐山 刊期: 2013- 03

  • 長灘趕海

    两道沙滩一静一动位于菲律宾中部的长滩岛,整座岛为狭长型,说它是小岛一点都不为过,因为它的长度只有7公里左右,宽度约4公里;东岸是绵延不绝的珊瑚礁,有时还可看到海蚀形成的珊瑚礁洞;绵延达4公里的白沙滩(WhiteBeach)位于岛的西岸,沙质又洁白又细柔、颜色亮眼,让人叹为观止.1994年,国际知名的英国BMW旅游杂志曾经将长滩评选为世界美沙滩之一.长滩的美誉多不胜数,asia-hotels.com......

    作者:Jemmy 刊期: 2013- 03

  • 付洋:走起,國際化

    北京,工体12号看台对面有家餐厅,每天虽说不上门庭若市,但整日里从开门的那一刻直至打烊十分,食客就没有间断过.这就是京城著名的创意菜餐厅——有璟阁.付洋,这位总经理与行政总厨双重身份的管理者,也可以说,是这家餐厅创意菜的思想者.有璟阁是家中餐厅,但很少有人知道,其实付洋是学西餐出身.他的从厨经历很普通,但绝对属于脚踏实地.职业高中后进入一家老字号酒店实习,而后进入北京海逸酒店,一干就是五年.......

    作者:胡元骏;王远征 刊期: 2013- 03

  • 胡暁:創意源于思考

    餐厅之所以以梧桐命名,真的是因为餐厅里有几棵梧桐树.作为京城首家以创意中国菜为前缀的餐厅,现在若来梧桐就餐,如果不预定的话,基本上是不会有位置的.当然,餐厅良好的环境,阳光房等设计、设施的功劳不可磨灭,但经典并永恒的食物才是留住食客的先决条件.梧桐餐厅行政总厨胡晓的办公室在厨房的一角,很小,但就是在这间小屋里,诞生了一道道美轮美奂、独具中国特色的创意菜.这里的菜式在摆盘直观上看就很时尚,不说吃,光......

    作者:胡元骏 刊期: 2013- 03

  • 創意,上菜

    创意,按字面上的解释,就是创造出新意或意境.其大的特点就是:新奇、惊人、震撼、实效.将其延伸开来,可以说在任何领域都适用.从小到大,直到现在我都会不时惊叹手边所用之物的发明创造,譬如汽车怎么就跑起来了?电视怎么就能出图像了,不一而足.或许有点幼稚,但每当我突发奇想向身边同龄人说出我的惊叹时,他们往往也都呈现出垂足叹惋状:哎,人比人气死人,还是做好眼前咱能做好的吧.也对,于是就有这期关于创意菜的专题......

    作者:胡元骏 刊期: 2013- 03

  • 書莊嚴我自莊嚴

    有传承的实业家1911年周叔弢移居青岛,结识了积极向德国介绍中国古代思想、并翻译了多种中国古典哲学书籍的德国牧师卫礼贤(RichardWilhelm,1873-1930).他向卫礼贤学习德语,并在卫的指引下接触到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的著作.他与卫合作译出了一篇康德的著作,定名《康德人心能力论》,于1914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他是早翻译康德著作为中文的人.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周叔弢离开青岛去天津.......

    作者:周珏良 刊期: 2013- 03

  • 回憶周一良師

    我初入北京大学史学系的时候,校址还在城内沙滩,周一良先生尚任教于城外清华大学历史系,虽无缘受教,但已听闻他的大名.我入校不久正好赶上抗美援朝运动,北大和清华历史系的老师为了配合形势,各编了一本论述中朝人民历史友谊的书,北大的书是集体合编,清华的书却是他一人独撰(《中朝人民的友谊关系与文化交流》,开明书店,1951年),我因此记住了作者周一良的名字.有同学提起,周先生就在我校兼课,讲授日本史,曾在民......

    作者:周清澍 刊期: 2013- 03

  • Hans de Back:颂钵疗愈的灵魂人物

    20多岁即罹患僵直性脊椎炎的荷兰人HansdeBack,曾四处寻访西医,却在不当治疗下病情更加恶化,甚至一度坐上了轮椅.但天性乐观、喜爱音乐的他,并未因此沮丧,反而积极钻研心理治疗、声音治疗领域,直到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颂钵.当下他大为震撼,颂钵的音频似乎穿透了他疼痛的部位,减缓了逐渐钙化的不适感.自此,HansdeBack便开始了在颂钵疗愈领域的研究与探索,并发展出一整套颂钵疗程,成为了这一领......

    作者: 刊期: 2013- 03

  • 聆听,内在的声音

    如今,在国内的很多城市都已经出现了颂钵的身影,也逐渐吸引了一批学习和爱好颂钵的人;同时,关于颂钵的活动也越来越多,就让我们一起来请教Hans老师吧!Q:上颂钵课需要有音乐基础吗?A:完全不妨碍!颂钵疗法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疗法,音疗师在学习用颂钵服务他人的同时,自己的灵性智慧也会逐步提升.任何时候,安住在本性中比任何技巧都要来得更重要,只要你向往宁静,热爱自由,认同天地间的灵性智慧,就能在学习颂钵......

    作者: 刊期: 2013-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