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东方养生》内容分为“活、色、生、香”四大板块,海涵数码、房产、汽车等资讯类内容;美容、服饰、珠宝等时尚类内容;营养、保健、户外等健康类内容;影视、书籍、演出等文化类内容。
《东方养生》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双百方针”,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和学科基础理论研究,交流科技成果,促进学院教学、科研工作的发展,为教育改革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主管单位: 海南省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
主办单位: 海南省高级体校
出版部门: 《东方养生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4-5058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6-1022/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2
出版地区 海南
出版地区 海南
订购价格 340.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 杂志名称:东方养生杂志
- 主管单位:海南省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
- 主办单位:海南省高级体校
- 国际刊号:1004-5058
- 国内刊号:46-1022/R
- 出版周期:月刊
-
阳宅外事
“存在”是很熟悉、很常用,也很好理解的一个词语,但有没有想过这两个字为什么会写成这个样子?“存”字里有个“子”字,“子”代表时间的开始,就是子时,晚上23点到凌晨1点之间.“在”字里有个“土”字,代表大地、空间.那么只要“存在”就会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影响,这个空间可以狭义地理解为我们生活居住和工作的环境.而传统的堪舆学正是研究空间和时间对人产生什么样影响的一门趋吉避凶的学问.......
作者:林毅 刊期: 2014- 09
-
凌霄攀援里的豪情壮志
概说凌霄花的别名不少,比如芰华、紫蒇华、茇华、陵霄花、堕胎花、藤萝花、吊墙花等等.不过它原名“紫蔚”,早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中品.以“凌霄花”为名早出现在《唐本草》上,该书说紫蔚就是凌霄花.后来李时珍称其附木而上,高数丈,故曰凌霄,《本草纲目》中有详细的描述:“凌霄野生,蔓才数尺,得木而上,即高数丈,年久者藤大如杯,初春生枝,一枝数叶,尖长有齿,深青色.自夏至秋开花,一枝十余朵,大如牵牛花,......
作者:凌云 刊期: 2014- 09
-
林文庆他是圣贤,但他是个外人
为良相亦为良医林文庆身为一个峇峇(ba),他的祖父在1839年随成千上万的同乡人怀着淘金梦想下到南洋.所谓“峇峇”,他们的先人多是从中国逃到马来群岛的华人,因为只能和当地非穆斯林的女人或者女奴结婚,从而造就一个新的人种.“峇峇”在大多数时候指代这一族群,有时候又特指其中的男性,而女性则被称为“娘惹”.......
作者:商丹 刊期: 2014- 09
-
欲治百病先调阴阳
阴阳在体内做圆运动《黄帝内经》中有句话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宇宙万物皆分阴阳,我们的身体也蕴含阴阳两种能量.所谓生老病死,生,是阴与阳这两种能量在身体内聚合的暂时的统一;老,是阴阳在体内不断变化、衰减;病,是阴阳这两种能量在身体内出现了失调;死,则是阴阳这个统一体的瓦解.......
作者:商丹 刊期: 2014- 09
-
粟菽秫黍熟了
谷物粗粮·糊涂账先说黍(shǔ).古代专指一种子实叫黍子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去皮后称黄米,比小米稍大,而且体型很标准.古人用一百粒黍排列起来,把它们的长度作为一尺的标准,正是所谓“黍尺”.粽子又名角黍,这黄米曾是端午节做粽子的原料之一,因为它煮熟后有黏性.从字形上看,它正是黏字的左半边.禾入水,说的是它还可以用来酿酒.......
作者:林红 刊期: 2014- 09
-
齐剑楠 有人叫一声好就算意外吧
Q=《东方养生》A=齐剑楠Q:如果向普通读者推荐你的书法,你如何形象地描述?A:这个是无解的.写字是骨子里的东西,是个人的行为,我认为没必要跟人多解释.如果对我自己评价的话,我在追求一个书写的自然的状态.没必要说给很多人听,基本上是自己对这件事有所体悟也就行了.......
作者: 刊期: 2014- 09
-
名著里 中医理
《红楼梦》、《儒林外史》、《金瓶梅》,古典生活小说类读本,多有内容涉及中医.说明中医接地气.现在中医看着和日常遥远了,事实上不远.比如,中午土豆炖白菜,你以为吃的只是土豆、白菜和一些改名叫汤的水?远不止,伟大的百度告诉你:土豆,性平味甘无毒,能健脾和胃,益气调中,缓急止痛,通利大便,对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肠胃不和、大便不畅患者效果显著.白菜:性平味甘、微寒,归肠、胃经,可解热除烦、通利肠胃、养胃生......
作者:陳政 刊期: 2014- 09
-
牙牙啐
......
作者:郭大熟 刊期: 2014- 09
-
李泽厚『过气』以后,依然是先知
《毛选》下压着康德李泽厚说他生平有两大满意:“一是写了30年的书,那么多人读,而且现在也有人读.”二是60岁到国外去,又打了一个天下,62岁学车,还用英文上课,他居然克服了.几年前,李泽厚说:“我不站在搞国学的那些人一边,和国学相关的活动,我统统不参加.......
作者:商丹 刊期: 2014- 09
-
屏气,锡器
邂逅锡都可能你很难想象,在一个工业城市里,晴天的夜晚能看到满天的繁星,鲜花遍地,空气也十分洁净.很多人邂逅此地便不想走,甚至举家搬迁,成了这座城市的新移民.这里便是个旧,世界上鼎鼎大名的“锡都”.......
作者:凌云 刊期: 2014- 09